Z 世代開箱囉!

"盲盒」、「Gen Z」和「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」,這三個看似毫無關係的字眼。但誰能想到它們最後會碰撞在一起呢?讓我們深入探討盲盒、Z 世代的消費者身分與 FOMO 心理學之間的驚人關係!

信不信由你,「盲盒 」的起源很簡單,就是日本零售商試圖清理舊存貨!早在明治時代末期,日本就引入了一種稱為 Fukubukuro (福袋)或「福袋」的東西。每逢新年,商店會將未售出的商品捆綁在相同的密封袋中,顧客在不知道裡面是什麼的情況下隨意購買一個。聽起來耳熟嗎?這基本上就是 OG 盲盒!

自此之後,盲盒趨勢不斷演變和擴大,導致最近崛起的中國藝術玩具公司 Pop Mart 成為這個領域的主要玩家。他們的收藏品以獨特的設計和優質的包裝著稱,對 Z 世代尤其具有吸引力 - Z 世代的購買習慣與他們之前的一代截然不同。

Z 世代不只是「買東西」,他們買的是意義。他們重視設計、個性以及產品所帶來的體驗。

盲盒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:不只是購買,更是一段有趣的情感旅程 - 從選擇盒子、付款到揭開盒子那令人興奮的一刻。這種刺激感、不可知性、對稀有物品的期待,都讓每次開箱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個人體驗。這是其他產品無法複製的魔力。

再加上健康的 FOMO(害怕錯過),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 Z 世代覺得至少要擁有幾個。當您的朋友、最喜愛的影響力人士或病毒 TikToks 都在炫耀他們稀有的拉桿時,您怎麼可能不想參與其中呢?

這正是為何盲盒並非只是過眼雲煙的趨勢。它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面鏡子--在這個時代,購買東西往往意味著購買一種感覺、一種體驗,或是一種在數位世界中表達自我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