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將眼淚轉化為藝術力量的 Crybaby 創作人「Molly

在可愛又感情豐富的角色「Crybaby」背後,是被許多人稱為「Molly」的 Mod Nisa Srikamdee - 一位泰國藝術家和設計師,她用藝術來表達人們經常迴避的情緒:悲傷和眼淚。

哭泣寶寶的眼淚不只是設計的一部分 - 它們象徵著一個小小的安全空間,代表著「哭泣是正常的」,不應該隱藏在笑容背後。

因此,Molly 對「Crybaby」的定義並非「人類」,而是一種情感 - 內在的東西,而非外在的表象。哭泣寶寶沒有性別,可以是任何東西。


在大學時,Molly 經常繪畫涉及淚水的角色。她創造了 "Rabbit Cry",一隻哭泣的兔子,擁有和哭泣寶寶相同的招牌特徵 - 大淚滴。畢業後,她擔任平面設計師,薪水是 19,000 泰銖。轉折點來自某天早上,她醒來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沒有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?那一天,她沒有草圖、沒有計畫,只是憑著原始的感覺和一種瘋狂的創造力,連續兩個月每晚工作到凌晨兩、三點。

結果,Crybaby 這件作品轟動全球。Molly 成為第一位與世界知名人偶品牌 POP MART 合作的泰國藝術家,將 Crybaby 變成亞洲各地粉絲們喜愛的角色。

但除了名聲之外,Molly 只希望 Crybaby 能像一位朋友,在傷心的日子裡陪著我們一起哭泣。 一種溫和的力量,從不批判任何人的情感,而且會長久地留在人們的心中。

來源:來源:Ellethailand、The Standard

照片:Tatler Asia, Pop Mart